安全生產訊息
任海濤同志在全省城鎮燃氣管道設施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推進視頻會議上的通報
任海濤同志在全省城鎮燃氣管道設施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推進視頻會議上的通報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2024年全省城鎮燃氣管道設施安全專項治理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工作情況
2024年,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燃氣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
推動“十大攻堅行動”
,取得明顯成效。
(一)全面完成管道設施隱患排查任務。堅持隱患整治標本兼治、見底到位,順利完成全省21.3萬公里市政庭院管道、1800余座廠站隱患排查任務,發現整治問題隱患5.8萬個,各級發現并整改重大隱患257個,發現整改用戶“問題環境”45.3萬戶。各級將排查出的老化和“帶病運行”管道動態納入更新改造計劃,全省更
新改造管道2497公里。
(二)強力整治城鎮燃氣行業市場秩序。加快實施燃氣行業規模化發展,全省75%的市縣完成燃氣企業規模化整合,一批“小、散、弱”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得到解決,有關做法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列為可復制政策機制在全國推廣。省紀委監委將打擊瓶裝液化石油氣“黑窩點”“黑氣販”“黑氣瓶”作為省級集中整治群
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小切口”
,淄博、東營、濰坊、日照、臨沂、德州、濱州等周邊7市,濟寧、臨沂、菏澤、泰安、棗莊等周邊5市,建立城市毗鄰區跨地市執法協作和綜合監管機制,各地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三黑”基本實現動態清零。各地重拳整治第三方施工破壞燃氣管道問題,落實第三方施工保護措施1735處,查處破壞管道事故9起、罰款25萬元。
(三)著力規范安全生產關鍵制度落實。全面實施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掃碼限充+統一配送+隨瓶安檢+信息化監管”新經營模式,1000多萬只在用燃氣氣瓶實現“一瓶一碼、掃碼限充”。各地細化落實管道燃氣巡線檢漏制度,穩步推進用戶端安全措施升級,認真組織燃氣安全教育培訓,累計教育培訓燃氣從業人員3.7萬人次、餐飲企業負責人27.5萬人次,2600萬管道天然氣用戶入戶安檢達到法定頻次要求,92%以上的燃氣用戶使用金屬軟管,餐飲等非居民用戶金屬軟管、報警器、切斷閥“安全用氣三件套”基本實現全覆蓋。
(四)大力營造安全用氣氛圍。省委宣傳部印發燃氣安全宣傳工作方案,山東新聞、山東生活、山東農科等省級電視頻道以及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在不同時段加強燃氣安全宣傳廣告刊播。省工作專班辦公室制作50余個宣傳短視頻、海報,公布48個典型行政處罰案例,宣傳燃氣事故危害,群眾安全用氣常識、社會安全用氣意識明顯提高。
(五)持續優化燃氣安全監管機制。省工作專班編印城鎮燃氣隱患排查、現場檢查、巡線檢漏、統一配送、打擊“三黑”、安全生產分級評價等6項規范工作指引,印發實施《山東省城鎮燃氣行業生命線工程建設方案》,省級追加預算建設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燃氣安全監管一體化平臺,落實燃氣企業分級評價,全省14個城市城區燃氣領域前端感知設備達到我省城市生命線工程Ⅰ級推薦標準,97%的城燃企業安全診斷評估為C級及以上。
二、存在的問題
2024年11月,省級委托第三方對工作相對薄弱的32個縣(市、區)、96家企業、1684家用氣單位、64個燃氣具銷售點進行暗訪抽查,共發現5361個問題隱患,其中61個重大隱患。從這次暗訪檢查情況看,雖然專項治理成效比較顯著,但是全省燃氣安全仍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實施管道更新改造還有差距。有的地方項目策劃、儲備工作不夠到位,爭取中央資金支持不夠有力。有的地方加強項目管理不夠嚴格規范,錄入更新改造信息系統不夠及時。二是行業信息化規范化建設還不夠平衡。抽查96家燃氣企業中,27%的燃氣企業存在信息化系統功能不完善、數據錄入不及時、使用不經常等問題。三是燃氣廠站問題還比較突出。抽查96個燃氣廠站,發現49個重大隱患,占暗訪發現重大隱患總數的80.3%。四是用戶端問題隱患整治不夠有力。使用不合格“瓶、管、灶、閥”現象仍然存在,減壓閥、報警器(切斷閥)以及灶具方面存在問題的用戶,分別占抽查總用戶比例為27.5%、21.1%、15.6%。五是統一配送、隨瓶安檢差距較大。抽查64家液化石油氣企業中,有28.1%的企業統一配送、隨瓶安檢制度未開展或落實不到位,有的企業隨瓶安檢未拍照片、安檢數據不實。六是巡線檢漏制度落實不到位。抽查32家管道燃氣企業中,15.6%的企業巡線檢漏制度未建立或落實不到位,有的企業巡線檢漏、入戶安檢發現不了隱患、隱患整改不閉環等問題比較突出。七是打非治違還有盲區死角。暗訪發現,個別縣(市)仍然發現“三黑”線索,有的地方不合格“瓶、管、灶、閥”依然在市場流通。八是管道保護機制還存在短板。去年,我省發生9起第三方施工破壞燃氣管道問題。今年以來,又發生2起第三方施工和用戶破壞燃氣管道設施問題。
下步,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這次會議安排特別是溫暖副省長指示要求,深入開展“十大攻堅行動”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堅持體系治理、標本兼治、打牢基礎,縱深推進燃氣安全專項治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